五问互联网保险

  • 时间: 2018-05-12 11:37:37

自从互联网金融2013年在中国爆发,互联网保险也迎来了发展的机会。然而,与互联网金融的其他细分行业相比,互联网保险一直显得不温不火,尤其是在近年更是呈现出了“原地踏步”的趋势。

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17年11月21日发布的《2017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2016年中国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达到2299亿元,共销售保单67.6单,相比起2012年的3.72亿单,5年增长17倍。但不可忽视的是,相比起2015年,2016年保费收入同比增幅仅为3%,同时互联网保险的渗透率也从2015年的9.2%下降到了2016年的7.43%。

(数据来源:《2017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整理)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分析,在2299亿元的互联网保单中,其中人身险约1797亿元,80%以上来自于万能险/投连险;而502亿元的财险中,从官方渠道卖出的车险也占据了差不多的比例,换言之,真正意义的互联网保险,即纯互联网渠道和互联网保险创业公司的贡献仍是少数。

换言之,这是一个充满机会,却又没有爆发的行业。

那么,互联网保险的机会在哪里?随着互联网金融向金融科技过渡,保险行业又如何利用新兴科技手段改善自己的业务,科技公司存在哪些机会?雷锋网AI金融评论提出了以下若干开放性问题,抛砖引玉,供大家讨论:

一问:互联网保险如何向金融科技过渡?

保险的本质是什么?雷锋网AI金融评论认为,保险的本质是概率,是大数定律。保险的产品设计,需要精算师对投保人群进行统计,计算赔付的期望值和发生的概率;而大数定律则保证了,在数据量足够大的情况下,随机变量序列的算术平均值向随机变量数学期望的算术平均值收敛,换言之,足够的(销售)数量是保险公司有效规避风险,稳赚不赔的秘诀。

像保险公司这样拥有大量数据的地方,本应是最适合运用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的场景,为何未能如预期一样,得到快速的发展?

再进一步,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的最大价值在于可以更精确地进行分类和匹配,保险在这方面的需求有多“硬”?

以大象科技为例,这家创建于2015年,主打定制化保险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科技驱动的智能保险顾问平台,目前“已对接上千款保险产品,累积用户300万,总保额400亿”,总保额的数字看起来虽然巨大,但换算成作为渠道获得的保费收入不过每年千万级别;而四大互联网保险公司之一的众安,根据年报显示,其在2017年的保费收入就达到了59.54亿元。

是这种“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保险推荐方式本身就是一个小众需求,还是互联网保险目前还处于“跑马圈地”的阶段,各保险公司还没有把数据的精细分析当做一件很重要的事?

二问:互联网保险能在多大程度上“冲击”保险业?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2017年四大上市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合计保费收入15053.02亿元。让大象望尘莫及的众安,放在整个保险行业中仍是小字辈。

而众安的特别之处是互联网这一细分领域中的“第一”。在资本市场,众安被称为“互联网保险第一股”,2017年在香港IPO时,其公开认购超额逾400倍,冻结资金2000亿元,“抢都抢疯了”。

就在今年3月,众安公布了上市后的首份“成绩单”,其2017年报显示,“因业务快速发展,大幅计提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研发投入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亏损近10亿元。

雷锋网阅读众安年报得知,众安增长较大的费用包括: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从1.43亿元增加到10.911亿元,增加9.481亿元;支付给生态合作伙伴的销售手续费、佣金、技术服务费和咨询费从13.13亿元增加到20.825亿元,增加7.695亿元;其中手续费及佣金从2.871亿元增加至6.027亿元,增加109.9%,高于保费74.7%的增长率。

互联网保险的一个卖点是可以去掉中间环节,将原来分给渠道的部分收益让利给购买者,因此,众安手续费增长速度高于业务增长速度,看起来似乎有点不合常理。尽管众安将佣金的增长归结于“主要由于我们增长迅速的健康险及意外险产品向代理及销售渠道支付的佣金增加”,但仍有互联网公司惯用的“烧钱买业绩”之嫌。毕竟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投资者对于市盈率看得没那么重,像蚂蚁金服首季亏损1.14亿美元,新一轮估值照样在1500亿的高位。

与之为对比,四大上市保险公司,目前市盈率约在12-23之间。

从另一个角度看,互联网保险公司的打法是否仍然更“互联网”而非“保险”,换言之,更多的是在观念和概念上的“冲击”?

从险种构成看似乎也能说明这一点:众安2017年度保费额最高险种为保额偏低、更互联网风格的退货运费险,往下依次为意外险,保证保险,健康险和责任险。而在募资时曾预测有十数亿元进账的车险,实际保费收入为7790万元,不在前五之列。

如果互联网保险公司想要真正冲击到传统保险公司,首先要过的是险种升级这一关。

三问:互联网保险,保险公司为王 or 渠道为王?

尽管目前已有上百家公司开通了互联网保险业务,但其中具备互联网保险牌照的公司只有四家(众安保险、泰康在线、安心保险、易安财险)。而另一方面,即便是互联网保险的领头羊众安保险,同样也严重依赖于合作伙伴——过去三年里,众安通过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平台卖获得的保费分别占同期总保费的99.8%、97.9%及86.5%。

另一方面,以BATJ为首的互联网平台均借助技术优势杀入金融科技领域,借助流量和场景,获取牌照开展业务,互联网的“流量变现”模式,在互联网保险领域仍然强势。

例如众安的大股东蚂蚁金服,2015年曾出资3亿元参与发起设立的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2016年7月份,蚂蚁金服又认购了国泰财险51%股份成为控股股东,目前已手握三张保险牌照;众安的另一股东则通过参股和泰人寿、英杰华人寿、控股保险代理公司“微宝”拥有四张保险牌照;京东在近期斥资5.37亿元拟入股暗恋保险,百度则全资收购黑龙江联保龙江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借此获得保险中介牌照。

相比起众安,BATJ的优势是可以和所有保险公司合作。这方面动作最大的是蚂蚁金服,其保险业务参考类似基金的开放平台模式,打造包括在线互动、智能保顾、算法推荐、保单管理内的综合平台,淡化了原有的销售色彩。

而另一方面,平台也借助其巨大的流量和庞大的供应商资源进行砍价,开发出更创新、价格更低的保险产品。如在支付宝平台上于5月10日上线的“好医保·长期医疗”险,这款产品打破了市面上其他百万医疗险“每年一万元的免赔额、无法保证续保”的痛点,更牛的是,这款产品不仅拥有比其他产品更宽松的健康告知,同时保证6年内的一个保证续保周期无条件续保,之后如果产品不卖了,你还可以无缝购买同一公司的其它医疗险,价格上还比同类产品便宜一大截。

如果渠道继续保持强势,像众安、泰康这样的互联网保险公司或将沦落为“供应商”的角色。相比起互联网公司,互联网保险公司缺乏流量和场景变现渠道;相比起传统保险公司又实力不足,难免陷入两头不靠岸的尴尬场景。

据雷锋网拿到的一份表单,仅依靠订购机票“顺手”购买航意险的携程保险,估值已达80亿元,约为众安的1/3。面对互联网流量平台的咄咄逼人,互联网保险公司应该如何出招?

四问:互联网保险创新发展如何满足长期保障需求?

随着互联网金融进入下半场,互联网保险创新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具体来说,互联网保险的创新应与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一致,即从经营方式上,由以保险公司和销售为中心向客户和服务为中心转变;在结果上,由增加保费收入和扩大市场份额为导向,向保障客户利益和提供精准服务为导向转变。

然而总体来讲,互联网保险的形式、产品和商业模式仍然在早期摸索阶段,而在此过程中,大量的“创新”流于形式,打擦边球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碎屏险”,在大量的电商平台、APP上均有这一“险种”,消费者只需要花费几十元到数百元,即可承担在一定时间内手机屏幕破碎的更换维修费用。但实际上,这种“碎屏险”往往只是一项由商家提供的“碎屏延保服务”的包装形式,在实际操作中,也出现过诸多因为商家与合作单位之间发生矛盾,导致后续服务无法提供的例子。

除了“碎屏险”外,还有更多不是保险的“奇葩险种”,如:忘穿秋裤险、扶老人被讹险、世界杯遗憾险、中秋赏月险等。这些保险多以营销为噱头博取眼球,过度追求“场景化”的嵌入,不仅背离了保险产品“给予保障”的基本宗旨,背后也缺乏足够的风险数据做支撑,更像是一种对赌游戏。而这些“创新”也被尽管部门及时亮红牌叫停。

此外,还有互联网小贷公司冒用保险公司名义、骗取受害人资金的案件。如2017年保监会通报,号称“最安全网上投资平台”的腾蔚投资为投资人提供被伪造保单,该机构声其贷款产品有“太平洋保理机构”进行保障,但太平洋财险声明从未与该机构有合作。

针对上述打擦边球的不规范行为,保监会也发布了多个相关文件,对保险公司网销产品时进行不实描述、片面或夸大宣传过往业绩、违规承诺收益等误导行为、保险公司与不具备经营资质的第三方网络平台合作的行为、以及非持牌机构违规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等行为作出了警示。但在客观上,这些行为在互联网保险中起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作用,而一些真正的互联网保险创新产品,由于缺乏相关历史数据积累及应用并未,大多停留在小额、高频、海量、碎片的财产保险产品上,而传统的“大头”人身保险产品始终不见突破。

这一次,支付宝推出的“秒杀其他百万医疗险”的“好医保·长期医疗”,能否以此为契机,搅动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或是昙花一现?

五问:互联网保险留给创业公司的机会有多大?

保险的盈利来自于三个方面:死差、费差和利差。

关于这三个概念解释一下:

  • 死差益/损指实际的死亡率(或赔付率)小于/大于预定死亡率(或赔付率)而产生的利益/损失;

  • 费差益/损指实际的营业费小于/大于预定营业费而产生的利益/损失;

  • 利差益/损则是指实际的投资收益率大于/小于预定投资收益率而产生的利益损失。

简言之,在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中,核保、核赔、精算产生死差,营销产生费差,投资产生利差。

由于存在牌照和监管的因素,绝大多数互联网保险公司是无法利用资金赚取利差的;而随着大平台的进场,初创公司赚取费差的窗口期也已经基本结束,因而如何利用及其学习和大数据等手段在核保、核赔等方面建立起一套更优秀的模型降低成本,或者通过更精准的精算计算出之前无法触及的某个细分市场,开发出一款赔付率低、同时又有足够人购买的产品赚取死差,则成为有志于互联网保险的创业公司的重点方向。

按现有的监管框架,只有合规持牌的机构才能销售保险,而绝大多数互联网保险公司缺乏牌照,需要与有牌照的保险公司合作,包括:

渠道导向,利用现有用户与场景开发新的保险产品,进行场景嵌入,如上文提到的携程航意险。互联网对保险的销售渠道变革非常明显,但这属于拼流量的事情,留给创团队的机会并不多;

数据导向,利用保险公司没有的数据,设计更好的产品,如上文提到的支付宝“好医保·长期医疗”险。而创业公司通常缺乏这些数据,一些参考众筹获取用户和数据的玩法,如“轻松筹”、“水滴筹”等互助计划,也因为模糊互助计划的真正性质,混淆保险产品与互助计划之间的区别,被保监会重点整治;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手段,应用于保险个环节,对原有产品进行改进,或根据B端客户要求设计产品。理论上讲,传统的保险公司只能做大而全的险种,针对细分领域的险种并没有能力覆盖,这是留给创业者的空间,然而定制型需求保险市场是否足够大也有待进一步确认,而有能力提供这些服务的公司,往往也不会吊死在保险这一棵树上;

除此之外,一些针对互联网保险的服务,如代理人获客、保险公司服务、代理人工具等,也可能成产生一定的机会。

在诸多科技公司“让金融的归金融、科技的归科技”定位的逐步明晰下,未来的保险科技的趋势,或许也会出现类似的角色明晰化,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及物联网等创新技术,来设计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改善流程和运营效率。尽管如此,从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发展状况来看,金融科技与保险这一传统行业的融合可能仍处于起步阶段,如同美国Institute of the Future的总裁、未来学者Roy Amara所言,“我们倾向于高估科技在短期内的效果,并低估长期的影响”,这或许是一个光明但漫长的过程。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五问互联网保险